瑜伽的基础

2024-05-22 00:52: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瑜伽的基础本丛书系印度“三圣”之圣哲——室利·阿罗频多之一种。室利·阿罗频多系近代以来印度最著名的精神哲学家之一,其著述不仅在印度具有广泛的教化力,而且在整个西方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徐梵澄译笔:优雅、信达、通透,为大家增添了阅读之喜悦。

  瑜伽的真谛是净思。这些书不仅仅是讲述瑜伽的实践,而更多是讨论瑜伽实践带来的一些终极问题:人的净思为何?人的健康为何?人的生命为何?这是安身立命之道,或者说瑜伽乃是成就个体卑微的肉体与高贵的灵魂如何和谐之道。

  这本书靠近思辩,是讲给思虑多的人如何上路的,真正有心练瑜伽的似乎可以不看,可以看更实际点的训练书。作为理论书,也稍微有一点绕,这也是印度人的一个特点,在几个关节转来转去。

  沟通汉地理学之书观希希2010-11-200赞徐梵澄先贤译的阿罗频多著作集中有一薄册《瑜珈的基础》参考徐先贤《陆王学述》似可理解徐先生津津乐道的“存天理,去人欲”这种传统内圣功夫与印度哲学的沟通处,如下心知体、生理知觉性、低等情命运动等,读徐先贤译著及其著述似也可沟通儒门五行内圣功夫的样子(子思子所传)所谓仁义礼智圣似皆是古人反观认知人这一生物的生命律动的解析概念,实非偶浅学可知了。佛家根本理论法相唯识学亦能沟通,且都是汉文转译应有本土传统生命哲学概念相对而格义。因思马一浮先贤言及古传六艺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而黜礼、乐、射、御、书、数,概是马先贤重视生命的内圣功夫,而暂轻视社会的外王功夫吧。(或亦是当时时代限制所做判定,礼、乐、射、御、书、数似和希腊毕达哥拉斯学说于灵魂之净化相通,反身之道,唯用多被后人功利化而已,不得已而选书香而已吧,潘雨廷先生就很在乎科学并言及先秦的东西,不过太深了哦)六经以五经而终归于易,可见易经在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性,潘雨廷先贤言易经是人类登天之梯应非虚言,惜皆上善境界人所言,偶非其器也!

  无量寿光之超大时空数量级,(自潘雨廷先生著述)克莱因瓶(自张文江先生著述)之四维无内无外,薛学潜先贤立易经于物理学之五维,潘雨廷先贤言易经起码当六维而至N+1而无限。。。。。。潘先贤易学应是理科深厚之人方能学懂的,且此等人物应是入得现量大乘菩萨觉境,此而外的人或只能参义理而实行传统内圣功夫了,而传统哲学主证量,故此类概念实非能意会的了的,若孔圣30至70的层层境界。故应皈依明师善知识,以便层层捅破,师化我于无形,因宇宙万物本密而无间层层又层层吧。其间应显出生命二字(生命诚可贵,偶只能瞎想呵呵,人的定位王夫之讲过些,也太高了,吴信如金刚阿阇黎曾著述船山唯识秘法一书)。。。。。。。。

  读书最多是个虚空之华,前识若华,内圣功夫皆是转识成智的样子,太难了!或许只能保持个善心尽量破除分别我执,而能世世等到科技全面发展得于人于物于生命认知透彻而上出之机。哈瞎想,即身成佛凤毛麟角,多少业而成就一个,且秘法深入生命得觉证者还能看到上层乃至上上无限层,也许个人的思维个人的境遇真的仅仅是那万化(充斥一切的生命、觉识,一)的一个工具而已。克莱因瓶(此是读今贤张文江先生著述所作联想)

  晦涩难懂,只因境界不够ray_huang2015-07-260赞瑜伽,相应、契合至真之道的意思,是一种精神实践之学。瑜伽的目标是转化生命与存在,或说内在的转化。

  “老子”的说法言简意赅:“致虚极 守静笃”!无标题怿婷2007-09-200赞梵澄是当之无愧的大家。

  :P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公益霎哈嘉瑜伽2011-04-122赞瑜伽(Yoga )这个字的意思是“联合”。古代的印度人相信,人作为个体或部分,是有方法自然地与宇宙整体大我的力量联合起来的。他们称宇宙的整体为“梵”,而“瑜伽”便是达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印度古代的经典,一再提到“瑜伽”,而在远古的文化亦有类似的,如中国儒、道两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便是同样的意思。

  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虽然文化亦有类似的知识,但一般学习瑜伽的人士,皆归宗于印度的古籍,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是「薄伽梵歌」(Bhagava Gita)以及帕怛迦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经」(Yoga Sutra)。「薄伽梵歌」谈到瑜伽三种不同的进路,以适应不同的人。而帕坦迦利所著的「瑜伽经」,更被视为瑜伽的教本。可是这种远古的知识渐渐失传,经典上的境界变成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在印度更出现一些瑜伽术士,希望通过一些近乎方术的方法(Trantric Yoga),去提升内的能量。名为瑜伽,实则离题万丈。

  现在较多人熟悉的是一种当做运动来做的瑜伽,这种瑜伽源出于哈达瑜伽(Hatha Yoga),是帕坦迦利所谈的八支瑜伽之一。在「瑜伽经」,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个步骤。这是从最初步的调理身体开始,一步一步令人达到瑜伽(自觉)的境界。可是目前许多瑜伽课程却将调身这个部分独立来教,不断练习各种式子,这样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瑜伽的目的。而且那些式子本来只是为身体有毛病的人而设,一个式子治某种病及穴位。如果将所有式子不加分辨地练,就好像把甚么药都一并吃下肚K1体育官方app下载。在霎哈嘉瑜伽,若那人身体有严重问题,也许要练习某一式子一段时间,否则都可从学起。

  每个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三条经脉:左脉、右脉和中脉。还有七个轮穴(Chakra),由下而上分别是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这个能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灵量。灵量(昆达里尼Kundalini)梵文本意为“卷曲”,这个能量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的骨头内,卷曲成三圈半。只有在适当条件下,这个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并通过其上的几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合一),同时进入真正的状态。修行的指导风的感觉2010-05-245赞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在图书馆里不起眼的地方找到的这本红红的小册子,那时刚练sahaja yoga,正好看一下,很惊奇里面提到母亲,并且多次出现“企求‘母亲’····”,很惊奇这位逝于1950年的圣者,竟以母亲称呼那个力量,而霎哈嘉瑜伽是70年之后才传播的~·~~

  昨晚因心情不好,不想做设计了,回到房间点上蜡烛,时隔一年又拿起来读,从第一页点点的絮语,开始,接着题记,一点也不落,读到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把我镇住了“设若心思不平静,在瑜伽中便不能作成一个基础~~~~~”!!!!!!!!!!!实在太让我晕了!!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在接下来顺畅地读着,感谢徐梵澄大师优美古朴的笔译,虽然有些拗,很多译词需要仔细揣摩才能接轨,但真是如饮甘露!

  一直为自己的升进如此之慢纳闷,看着其他的yogi成长之迅速,自己慢慢落下了,虽然有一些神秘体验和对真理实相的窥见。

  “~~~~瑜伽中最初所需者,便是纯洁化与平静。没有这个,人亦可能有这一大聚经验(见到诸界,生种种见,闻种种声音等)。但是这些经验发生于一未经纯洁化而且纷乱底知觉性中,寻常必然充满了错误与混乱。”

  “有了一些真精神经验在心思界开端以后,尚未成熟便有下降,入乎情命体,于是生起许多错乱纠纷。这是应当堤防的。倘若心思尚未为精神事物所接触,而情命底心灵,已开启而得经验,则更坏。”

  所以要“起初企慕。于是祷求母亲给你心思中的平静,纯洁,安定与平和,一清醒知觉性,诚敬的深密度,力量和精神底能为,以~~~~~”

  霎哈嘉瑜伽确实是个宝贝,但操之过急效果就不好了。就像吃人参,物虽好,若服用过量就流鼻血、生口疮等症状,适得其反。

  “现在,最重要而必须要彻底明了的关键,那就是‘除非直到我们能完全真正的尊重在我们身体内的格涅沙神圣的特质,那就是纯真,无邪和贞洁,能做到以上所述之前,我们不能够称自己为霎哈嘉瑜伽修行者’。这是所有修行和灵性升进开始之前的第一步。除非直到这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大地女神BOOMI DEVI PUJA 1986-08-03 英国 舒地营)

  “如果你们忽视祂,这力量会作用,它的作用如此激烈,即便你得到自觉,你可能也没办法拯救自己。不要把你们的自觉是为理所当然。除非你们的格涅沙已经稳固,你们的自觉一点意义都没有。留意你们自己。你们有没有邪淫的眼睛?你们有没有邪淫的心智?你们对霎哈嘉瑜伽的期待是什么?在霎哈嘉瑜伽有这么多赐予,神祝福你们,你们必定拥有充足的健康,金钱与地位,力量。首先你们要要求的是纯洁的格涅沙。你们内在纯洁的格涅沙。噢,母亲,请祝福我们,好在所有关系,态度以及行为当中,将纯洁建立于我们的格涅沙原理之中。”(格涅沙普祭 1986-09-07 美国圣地亚哥 )查看更多最新书评修行的指导风的感觉2010-05-245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在图书馆里不起眼的地方找到的这本红红的小册子,那时刚练sahaja yoga,正好看一下,很惊奇里面提到母亲,并且多次出现“企求‘母亲’····”,很惊奇这位逝于1950年的圣者,竟以母亲称呼那个力量,而霎哈嘉瑜伽是70年之后才传播的~·~~

  昨晚因心情不好,不想做设计了,回到房间点上蜡烛,时隔一年又拿起来读,从第一页点点的絮语,开始,接着题记,一点也不落,读到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把我镇住了“设若心思不平静,在瑜伽中便不能作成一个基础~~~~~”!!!!!!!!!!!实在太让我晕了!!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在接下来顺畅地读着,感谢徐梵澄大师优美古朴的笔译,虽然有些拗,很多译词需要仔细揣摩才能接轨,但真是如饮甘露!

  一直为自己的升进如此之慢纳闷,看着其他的yogi成长之迅速,自己慢慢落下了,虽然有一些神秘体验和对真理实相的窥见。

  “~~~~瑜伽中最初所需者,便是纯洁化与平静。没有这个,人亦可能有这一大聚经验(见到诸界,生种种见,闻种种声音等)。但是这些经验发生于一未经纯洁化而且纷乱底知觉性中,寻常必然充满了错误与混乱。”

  “有了一些真精神经验在心思界开端以后,尚未成熟便有下降,入乎情命体,于是生起许多错乱纠纷。这是应当堤防的。倘若心思尚未为精神事物所接触,而情命底心灵,已开启而得经验,则更坏。”

  所以要“起初企慕。于是祷求母亲给你心思中的平静,纯洁,安定与平和,一清醒知觉性,诚敬的深密度,力量和精神底能为,以~~~~~”

  霎哈嘉瑜伽确实是个宝贝,但操之过急效果就不好了。就像吃人参,物虽好,若服用过量就流鼻血、生口疮等症状,适得其反。

  “现在,最重要而必须要彻底明了的关键,那就是‘除非直到我们能完全真正的尊重在我们身体内的格涅沙神圣的特质,那就是纯真,无邪和贞洁,能做到以上所述之前,我们不能够称自己为霎哈嘉瑜伽修行者’。这是所有修行和灵性升进开始之前的第一步。除非直到这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大地女神BOOMI DEVI PUJA 1986-08-03 英国 舒地营)

  “如果你们忽视祂,这力量会作用,它的作用如此激烈,即便你得到自觉,你可能也没办法拯救自己。不要把你们的自觉是为理所当然。除非你们的格涅沙已经稳固,你们的自觉一点意义都没有。留意你们自己。你们有没有邪淫的眼睛?你们有没有邪淫的心智?你们对霎哈嘉瑜伽的期待是什么?在霎哈嘉瑜伽有这么多赐予,神祝福你们,你们必定拥有充足的健康,金钱与地位,力量。首先你们要要求的是纯洁的格涅沙。你们内在纯洁的格涅沙。噢,母亲,请祝福我们,好在所有关系,态度以及行为当中,将纯洁建立于我们的格涅沙原理之中。”(格涅沙普祭 1986-09-07 美国圣地亚哥 )去印度时带着它拉里2009-02-102在旅行中看的这本书,还去作者的故居、修道场看了看

  这本书靠近思辩,是讲给思虑多的人如何上路的,真正有心练瑜伽的似乎可以不看,可以看更实际点的训练书。作为理论书,也稍微有一点绕,这也是印度人的一个特点,在几个关节转来转去。

  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公益霎哈嘉瑜伽2011-04-122瑜伽(Yoga )这个字的意思是“联合”。古代的印度人相信,人作为个体或部分,是有方法自然地与宇宙整体大我的力量联合起来的。他们称宇宙的整体为“梵”,而“瑜伽”便是达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印度古代的经典,一再提到“瑜伽”,而在远古的文化亦有类似的,如中国儒、道两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便是同样的意思。

  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虽然文化亦有类似的知识,但一般学习瑜伽的人士,皆归宗于印度的古籍,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是「薄伽梵歌」(Bhagava Gita)以及帕怛迦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经」(Yoga Sutra)。「薄伽梵歌」谈到瑜伽三种不同的进路,以适应不同的人。而帕坦迦利所著的「瑜伽经」,更被视为瑜伽的教本。可是这种远古的知识渐渐失传,经典上的境界变成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在印度更出现一些瑜伽术士,希望通过一些近乎方术的方法(Trantric Yoga),去提升内的能量。名为瑜伽,实则离题万丈。

  现在较多人熟悉的是一种当做运动来做的瑜伽,这种瑜伽源出于哈达瑜伽(Hatha Yoga),是帕坦迦利所谈的八支瑜伽之一。在「瑜伽经」,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个步骤。这是从最初步的调理身体开始,一步一步令人达到瑜伽(自觉)的境界。可是目前许多瑜伽课程却将调身这个部分独立来教,不断练习各种式子,这样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瑜伽的目的。而且那些式子本来只是为身体有毛病的人而设,一个式子治某种病及穴位。如果将所有式子不加分辨地练,就好像把甚么药都一并吃下肚。在霎哈嘉瑜伽,若那人身体有严重问题,也许要练习某一式子一段时间,否则都可从学起。

  每个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三条经脉:左脉、右脉和中脉。还有七个轮穴(Chakra),由下而上分别是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这个能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灵量。灵量(昆达里尼Kundalini)梵文本意为“卷曲”,这个能量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的骨头内,卷曲成三圈半。只有在适当条件下,这个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并通过其上的几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合一),同时进入真正的状态。沟通汉地理学之书观希希2010-11-200徐梵澄先贤译的阿罗频多著作集中有一薄册《瑜珈的基础》参考徐先贤《陆王学述》似可理解徐先生津津乐道的“存天理,去人欲”这种传统内圣功夫与印度哲学的沟通处,如下心知体、生理知觉性、低等情命运动等,读徐先贤译著及其著述似也可沟通儒门五行内圣功夫的样子(子思子所传)所谓仁义礼智圣似皆是古人反观认知人这一生物的生命律动的解析概念,实非偶浅学可知了。佛家根本理论法相唯识学亦能沟通,且都是汉文转译应有本土传统生命哲学概念相对而格义。因思马一浮先贤言及古传六艺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而黜礼、乐、射、御、书、数,概是马先贤重视生命的内圣功夫,而暂轻视社会的外王功夫吧。(或亦是当时时代限制所做判定,礼、乐、射、御、书、数似和希腊毕达哥拉斯学说于灵魂之净化相通,反身之道,唯用多被后人功利化而已,不得已而选书香而已吧,潘雨廷先生就很在乎科学并言及先秦的东西,不过太深了哦)六经以五经而终归于易,可见易经在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性,潘雨廷先贤言易经是人类登天之梯应非虚言,惜皆上善境界人所言,偶非其器也!

  无量寿光之超大时空数量级,(自潘雨廷先生著述)克莱因瓶(自张文江先生著述)之四维无内无外,薛学潜先贤立易经于物理学之五维,潘雨廷先贤言易经起码当六维而至N+1而无限。。。。。。潘先贤易学应是理科深厚之人方能学懂的,且此等人物应是入得现量大乘菩萨觉境,此而外的人或只能参义理而实行传统内圣功夫了,而传统哲学主证量,故此类概念实非能意会的了的,若孔圣30至70的层层境界。故应皈依明师善知识,以便层层捅破,师化我于无形,因宇宙万物本密而无间层层又层层吧。其间应显出生命二字(生命诚可贵,偶只能瞎想呵呵,人的定位王夫之讲过些,也太高了,吴信如金刚阿阇黎曾著述船山唯识秘法一书)。。。。。。。。

  读书最多是个虚空之华,前识若华,内圣功夫皆是转识成智的样子,太难了!或许只能保持个善心尽量破除分别我执,而能世世等到科技全面发展得于人于物于生命认知透彻而上出之机。哈瞎想,即身成佛凤毛麟角,多少业而成就一个,且秘法深入生命得觉证者还能看到上层乃至上上无限层,也许个人的思维个人的境遇真的仅仅是那万化(充斥一切的生命、觉识,一)的一个工具而已。克莱因瓶(此是读今贤张文江先生著述所作联想)

  晦涩难懂,只因境界不够ray_huang2015-07-260瑜伽,相应、契合至真之道的意思,是一种精神实践之学。瑜伽的目标是转化生命与存在,或说内在的转化。

  “老子”的说法言简意赅:“致虚极 守静笃”!无标题怿婷2007-09-200梵澄是当之无愧的大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