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官方app下载《嘉定人和事》2019年第16期

2023-08-19 13:33:5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K1体育官方app下载《嘉定人和事》2019年第16期嘉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研究制定了政策体系,构筑嘉定改革特色优势,以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流程再造为牛鼻子,推动改革向审批全流程、管理全周期、服务全方位“三个方向”深化,全力做好“流程再造6个减、创新服务6个加、功能优化6个集成”。“6减”即精简审批环节、优化评估评审、取消文件征询、简化方案审核、简便办理手续、整合竣工验收。“6加”则是实行“路条”优先、一窗服务、一审一核、告知承诺、容缺预审、项目。“6个集成”,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商事登记、投资建设、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创新创业及综合服务等六大功能区,系统集成相关事项的办理和服务。通过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一窗收件,内部流转,并设立区级“产业项目服务站”和镇级分站,做到服务企业“有事必到、好事想到、难事帮到、说到做到”。

  一是在市场准入领域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是企业营商环境感受度的第一道关口,针对企业开办时间长、环节多、证明材料繁琐等问题,打出简环节、优流程、降门槛等系列改革组合拳,通过实施“一窗通”改革、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完善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实行网上名称自主申报、推出一批“立等可取”办理事项、取消新设企业“实地核查”环节等切实举措,实现了企业开办时间由22天缩短至最快5天。全市首创试行食品药品经营“许可一证通”,申请开药店可以只跑一次、只办一证,实现了部门办事效率高和企业满意度高的双赢。

  二是在产业项目建设领域深化“6减6加”改革。产业项目落地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制定了《嘉定区深化产业项目审批改革实施意见》,通过发挥“流程再造6个减”与“创新服务6个加”的组合效应,力求产业项目从准入开始,最快9个月可以开工建设(原先至少需要一年半左右)。实施流程再造“6个减”。做到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的一般工业项目,取得土地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在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推进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从项目准入后到土地取得阶段政府审批时间,在市级规定缩减时限的基础上再压缩三分之一。创新政府服务“6个加”。通过实施“路条优先”“服务”等六大服务举措全力提升产业项目审批速度。特别是通过高质量的全程免费,积极打造嘉定服务企业的“金字招牌”。

  三是在政务服务领域全力推进以“6个集成”为核心的便捷化改革。结合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嘉定区关于推进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的实施方案》,以政务服务“6集成”改革为核心,以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支撑,逐步打造“1+12+X”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线下推进“一窗受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分类设置六大功能区,各功能区设置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口发证”,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店小二”式政务服务。线上推进“一网通办”。着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制订《嘉定区全面推进“一网通办” 加快建设智慧政府专项工作方案》,通过建成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建立协同办理机制,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咨询“一号响应”,推进涉企事项“只跑一次”;个人事项“全市通办”。

  嘉定“放管服”改革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但是,面对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改革推进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办事效率和政府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各职能部门在办事的提前办结率上仍有提升空间,提前服务事项上面仍需要进一步拓展,内部审批环节仍需要进一步精简提速。各类审批系统仍然各自为政,数据资源没有做到互联共享。二是行政审批规范、透明运行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职能部门按照要求都制定了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但是从大走访大调研的情况来看,行政审批标准化的质量,以及办事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各监管部门虽然逐步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但针对薄弱环节,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途径新办法还有待加强,监管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主动跨前服务的思想认识和措施有效性仍需提高。各职能部门在主动跨前服务和业务指导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有企业表示,由于专业性太强,各职能部门讲过之后,他们还是很难理解后续应该如何操作,希望能有更加细化和可操作性的材料。特别是需要报市级层面审批的内容,企业希望区职能部门能够加强业务指导,确保上报材料的准确性。有部分企业表示,现在改革变动比较大,但是企业不了解,到窗口办事时才知道政策要求有了新变化。再比如,各职能部门已经按标准化要求编制了办事指南,并且要求一口讲清,不设兜底条款。但是,有部分企业反映,办事过程中会遇到办事指南不清晰、工作人员答复不同、增设“其他”条款等情况。

  部分审批服务未能严格落实精简规范制度。审批环节的一般事项“一审一核”和复杂事项“承办、审核、决定”审批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有的部门要层层过关,程序繁琐,耗时较长,缺乏高效的工作机制。根据行政审批实施标准化管理要求,职能部门均制定了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以及申请材料清单。但是,有企业反映,一些部门的办事规范程度、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部分单位的窗口服务未能严格执行本市规定的窗口服务标准,服务态度需要改善。

  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由于部分审批环节和规定互为前置,有企业提出,有的部门之间仍缺乏主动沟通对接,总是把“皮球”踢给企业,让企业去找其他部门,导致企业、群众多跑路。另外,政务服务涉及的各类审批系统目前还是各自为政,数据资源没有互联共享,导致需要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效率较低,而且还会导致企业重复提交材料。还存在有的企业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相关职能部门未及时变更系统信息,导致企业无法办理后续其他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

  全程免费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强。嘉定已经建立了产业项目服务体系,区级设立服务设立总站,各镇设立服务分站,首批员队伍已组建完成,为我区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职责不够清晰。目前员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尚不明确,权责不清,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二是服务的规范性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规范完整的办事流程、服务模板、项目咨询书等工作资料。三是工作制度需要完善。服务涉及的审批程序复杂,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强化业务培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配套制度。

  面对各项艰巨的改革任务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以《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作为年度工作的总纲,坚持把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任务,全力抓好“6减、6加、6个集成”改革,结合全市“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改革力度、提升服务意识,全面创新构建具有嘉定特色的政务服务新体系,推动区域营商环境全市领先,为打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重点领域简政放权为引领,着力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聚焦难点、痛点、堵点,以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领域审批流程再造为牛鼻子,努力打造“流程最简、服务最优、效益最高”的审批体系。一是在市场准入领域积极创新。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做好既定动作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不断拓展“立等可取”的办理事项,更直接地提升企业满意度;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同时,探索推进100项量大面广事项主题式服务。二是在建设项目领域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产业项目审批改革方案“6减6加”系列举措落地见效,按照“强化基础、提前介入、告知承诺、同步审批、会议协调、限时办结”的要求,再造产业项目审批流程,推进产业项目当年开工、当年落地。三是深化当场办结、提前服务、当年落地“三个一批”改革。梳理公布本区当场办结目录、提前服务目录和当年落地目录,成熟一批、发布一批、实施一批,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当场办结、提前服务、当年落地跟踪督办的工作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高效运转、高效服务,增强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

  以“一窗受理”为抓手,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店小二”式政务服务。结合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以政务服务事项分类集成改革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对外实施“一窗受理”,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一是推进事项集中和分类集成。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综合行政服务大厅,建立不进驻中心负面清单,未纳入负面清单事项“应进必进”。根据服务对象办事需求、办事事项领域、办理流程关联度等要素,分类划分商事登记、投资建设、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创新创业、综合办事六大功能区,分别明确各区的政务服务集成事项。二是按需设置服务窗口。按照功能区事项特点,逐步建成以“综合窗口服务为主、部门专业窗口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口发证”,真正实现从“找部门”向“找窗口”的转变。三是建立健全功能区运作机制。“综合窗口”稳妥有序推进“受审分离”改革试点;部门内部创新运作模式,一般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实行“一审一核”;探索实施“委托审批”,推行部门进驻中心的“首席代表”和跨部门“委托受理”,不断提高审批效率。

  以“一网通办”为核心,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品牌打造。按照本市关于《全面推进“一网通办”, 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拓展优化营商环境的载体,全面推进本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的打造,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一是落实“一网通办”改革任务。整合现有各部门碎片化、条线化的政务服务,线上建成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推进网上办事全覆盖,95%的涉企审批事项“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结合线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等,真正实现从“群众跑腿”转向“数据跑路”,切实让政府管理更智能、政务服务更便捷。二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协同化。逐步扩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应用范围,着力打通部门业务链,积极推动市场准入、产业项目审批等重点事项在跨部门协同审批上取得突破、大幅提效,以企业办事视角梳理“一件事”,试点套餐式主题服务,进一步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身份互认和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三是推进大数据管理。按照“数、云、网”融合创新趋势与政务服务集约化、智能化需求,推进政务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工作,加强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的深度融合,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为社会治理创新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突破,着力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一是夯实监管基础。全面梳理规范抽查事项,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完善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积极推进使用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监管,推进监管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创新监管方式。探索推进诚信监管、分类监管、风险监管、联合惩戒、社会监督。推进社会共治,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自律作用和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沟通、鉴证、监督等作用。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三是推进审批、监管、服务联动。积极推进信用平台、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与网上政务大厅对接,根据办事主体信用状况,推动各部门实施事前差异化服务、事中信用监测预警和事后联动奖惩措施,推动政府管理服务更精准、更智能、更主动。

  以政府效能评估为支撑,着力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一是完善效能考核。聚焦改革重点,优化效能考核体系和评分标准,充分发挥效能考核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提升行政效能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二是构建效能评估工作体系。采取效能考核与专项效能评价、综合效能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行政权力规范、标准运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改革。三是建设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权责清单与机构编制管理、网上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部门权力运行、职责履行、人员编制情况等数据的有效对接。

  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服务企业。一是强化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完善员的工作职责、服务规则和管理制度,切实提升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免费服务。职能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帮助员进一步强化服务实效。二是强化领导走访企业制度,有效缩短企业诉求之路。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走访企业制度,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传递各类政策信息、协调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加快企业诉求处理,提高诉求解决率,让企业找得到人、办得了事。三是进一步搭建企业沟通平台,有效开展企业服务活动。搭建各类平台,集中展示区块资源、相关规划、政策配套,强化企业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开展项目合作,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

  嘉定是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全区有3个市级工业园区,33个经济小区。近年来,又建成了中广国际等21个服务产业园区,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集聚区也已初具规模。在这些园区中,集聚了大量非公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园区已经成为嘉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速创新转型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嘉定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更是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阵地。嘉定区以园区党建为抓手,在健全工作机制、丰富平台项目、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整合资源、聚焦发力,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的新路径。

  嘉定各产业园区建成时间有先有后,入驻企业有大有小,党建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为此,嘉定区把健全园区党建工作机制放在首位,通过建强组织、配好队伍、给足经费“三步走”,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在园区里的“存在感”。

  健全园区党建组织体系。近年来,嘉定区坚持“园区建设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园区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近期,嘉定又在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园区建立综合党委,全面加强对园区入驻企业及其他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着力解决“多头管理、多方治理”带来的“同管不同步”困境。

  健全园区党建队伍体系。一方面,注重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中选党性强、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担任党组织。另一方面,选派一批党建经验丰富、熟悉群众工作、有热情有能力的同志充实到园区党组织班子中,并且组建了一支1000多人的党建顾问队伍活跃在各个企业之间,有效推动园区党建水平的整体提升。三十多年一直在不同类型企业从事党务工作的王良悦,退休后担任盛创科技园党总支,他充分发挥党建经验丰富的优势,针对科创园区摸索出了“招招手寻找党员、握握手沟通交流、拍拍手鼓励建支”的“三双大手”工作法,使园区的党建工作焕发出了巨大活力。

  健全园区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为了让园区党组织“有米做饭”,早在2012年,嘉定区就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全额返还为辅,多渠道投入,区、街镇两级共同负担的园区“两新”党建经费保障机制。之后,又结合实际多次对党建经费使用制度进行了修订,让经费在推动园区党建中发挥出了最大的促进效用。近年来,嘉定区、街镇两级财政及区管党费累计投入资金达到了将近2亿元。

  园区党建要有生命力,关键是有各类软硬件平台和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作为牵引,让党员和党组织都能参与、愿意参与,园区才能真正成为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和服务企业职工的重要平台。

  贯通线下服务。嘉定区通过整合各类党建阵地,逐步形成了以区(街镇)党建服务中心、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党员)工作室为一体的党建服务平台,实现资源、项目、服务的互补对接。特别是以“创新港·理想湾”党群服务站为试点,按照“六有N室”(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设有多类功能室)的功能设置,在条件成熟的园区中打造了一批综合性、开放式,融党群服务、人才服务、智慧党建、先锋驿站等为一体的园区服务平台。位于南翔智地园区的“智地园·理想湾”面积近3000平方米,设有咖啡吧、瑜伽房等功能区域,提供的服务项目超过250个,已经成为了园区组织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和服务党员职工的重要空间。

  打造线上平台。在嘉定各园区里集聚了大量年纪轻、学历高、思维活跃的青年白领,要凝聚好、引领好他们,需要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嘉定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嘉定党建网、“嘉定两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动态发布学习信息、先进典型等内容,组织开展十九大知识网上竞赛、“两新”组织党员书画作品展等活动,有效扩大了传播力和影响面。位于线多家互联网企业,园区打造了“e3131”党建联盟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组织党内活动、认领公益项目,让平时出差在全国各地的党员都能随时随地了解信息、自主学习、预约活动。

  创设载体项目。嘉定区既注重面上统筹,又强调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载体项目。区级层面的“发现新动能‘两新’暖课堂”党员学习共享平台,以月末周六的讲座为载体,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等知名人士开设专题报告,为园区党员提供学习充电的优质课程,累计已吸引近万人次党员积极参与。园区层面,中广国际的“私人定制1小时”午间课堂、华亭农业园区“十大匠心农人”选育等活动,都受到了企业党员的欢迎和好评。

  在深入推进园区党建过程中,嘉定区注重通过园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引导党员和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共享“成就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外部张力,从而使园区党建工作越做越活、越做越强。

  带动党员投身公益活动。园区中的多数党员对参加公益活动热情都比较高,但更注重活动有没有意义、能不能持续开展,对有的一次性活动往往兴趣不是很高,所以各园区在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动足了脑筋。今年暑假,菊园新区双创园区中的部分党员,共同参与了一场面向社区小学生的夏令营,他们利用双休日,结合自身工作领域,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最生动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了解汽车制造、机器人、5G通信、新药研发等行业前沿技术,既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难忘的暑假,也给党员们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有的党员更是早早预约了要当下一期夏令营的“讲师”。

  引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2014年开始,嘉定区以经营责任、社区责任、环保责任等60多项指标为主要内容,逐步对园区中的部分非公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建设评估,目前累计已经达到600家,对履行社会责任到位的企业,每年进行表彰宣传。各园区党组织也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等渠道,积极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搭建经常性平台。在马东园区党总支的引领和指导下,园区内的非公企业组建了“心连新”志愿公益服务社,吸引了70多名企业高管、120多名党员参与。服务社除了积极参与所在村居环境清洁、文明宣传等活动外,还与周边10多家敬老院结对,定期为老人送温暖;与江苏宿迁、云南德钦、定结等地区结对,捐赠校服图书、资助贫困学生。

  下阶段K1体育官方网站,嘉定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研究出台进一步深化园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改进制度方法、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的“红引擎”、产城融合的“红磁场”、社会治理的“红方阵”、推动发展的“宏未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注重党建文化重引领、白领文化聚人气、共建文化强服务、公益文化暖人心、创新文化提效能……不断提炼企业文化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为企业注入新动能。”在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部的报告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和展示活动正在举行,来自上海国际汽车城世茂事业有限公司的代表将自身的企业文化娓娓道来,获得了在场专家和听众的高度肯定。昨日,在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嘉定区思想工作研究会主办的2019年度嘉定区企业文化创新品牌(示范基地)品牌展评活动上,区内18家企业先后登台,现场展示企业文化。据悉,2019年度嘉定企业创新文化品牌榜将于近期在嘉定融媒体平台予以公布。

  来自全区12个街镇、国资委、社工委推荐的18家企业,经过推荐单位筛选、网络投票等环节进行最终展评活动环节。参评企业中,有“大国重器”的制造者,有厚重历史积淀的传统品牌,也有新兴互联网公司,覆盖制造、服务、零售、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用视频和演讲的方式展示各自在企业文化创新领域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许多区内企业不仅将发展景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体系等视作企业经营的灵魂,还制定了相应的“行动纲领”,努力打造文化生态圈,将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活动邀请了上海市思想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孙显良、《劳动报》邵新宇、上海市国资委企业思想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桦等担任评委。孙显良在点评中指出,此次活动组织有力、安排有序、展示有料,让人学有所感,全市企业应以匠心厚植厚培企业文化的大树,培育有根、有枝、有叶、有果、有魂的企业文化,共同为新时代的正能量助力。

  据了解,为展现嘉定助推打响“四大品牌”的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充分释放企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新时代企业文化高质量创新发展,嘉定推出了《嘉定区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将在三年时间里,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品牌(示范基地)展评活动培育、打造、展示30家锻造匠心、锤炼匠心、潜修匠心、传承匠心的海派企业创新文化品牌。

  “汗水浇灌的家园沐浴芬芳,看和谐的中国推开世界的门窗……”在钢琴伴奏的动人旋律下,一首由嘉定职工原创的歌曲《幸福在路上》由歌手深情演绎,用音乐语言生动地倾诉当代产业工人的理想和担当,抒发浓浓爱国情,获得了在场专家和听众的高度肯定。日前,在“写首歌·献给祖国”嘉定区首届产业工人原创歌曲评审会上,面向全区职工征集的10首优秀作品悉数亮相。据悉,最终入选的6首由一线产业工人原创的优秀作品将在“十一”前完成制作和发布,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嘉定区总工会于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写首歌·献给祖国”为主题的职工原创歌曲征集推广活动,鼓励全区爱好歌曲创作的产业工人参加,充分挖掘一线职工的创作热情,主题立足本职工作、本行业特点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契合,助推职工文化健康发展。

  在征集过程中,针对歌曲创作需要时间和灵感,很多职工专业知识欠缺等难题,嘉定工人文化宫通过采用职工哼唱,现场记谱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技术支持,形成完整的曲谱,截至8月31日共收到作品20余件。征集到的作品涵盖通俗、民歌、小组唱、说唱等多种类型。

  本次活动还请《我爱北京》曲作者、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特聘专家金月苓,中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金唱片”奖获得者易凤林,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音乐总监、青年作曲家吕荣麟等多位重量级音乐人担任评审。

  据嘉定区总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原创歌曲征集评审活动是区职工文化的一次大胆尝试,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展示自我,突破自我的文化平台,鼓励创作贴近职工生活、反映职工主题的原创作品。所有的参赛作品将进行统一收录,作品集将在9月底的嘉定区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统一发布。

  长夜闷热而寂寞,总有一些灯火不眠不熄。这个夏天,我们特别关注到了城市中那些“晚睡”的人们。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那些伴着月光熬夜的人,有多少心事可以言说?劳动报、劳动观察新闻客户端记者走进寂静的黑夜,聆听“昨夜今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每一个奋斗着的你、我、他。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

  无论我们是什么年龄、身份、喜好,在图书馆,都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与剧院、商场、酒店、饭馆相比,图书馆更像是一种遗世独立的存在,而那些屈指可数的24小时图书馆,就是城市黑夜中的明眸,为我们照亮走向黎明的道路。

  这个夏天,劳动报记者采访了24小时图书馆中的夜读人。无论是奋笔疾书的备考族,路过来“充电”的晚归人,还是结束工作后来坐一坐的夜班职工,在这个135平方米的小小空间里,那些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梦想,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晚上8时的嘉定新城,“我嘉书房”依旧灯火通明。“滴”,拿着读者证一刷卡,感应门应声打开。在这个135平方米的空间内,满满当当摆放着8排书架,涵盖了文学、历史、医药、语言类书籍。小小的图书馆内,WIFI、饮水机、打印机、垃圾桶、自助借阅设备、沙发一应俱全。

  这里,静的仿佛能听到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不论是右手侧的自习区还是左手边的沙发区,已是座无虚席。

  坐在一群奋笔疾书的人中,法学专业的80后小万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司法考试做准备。“离司法考试还有二十几天!”扎着低马尾、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别人眼中的小万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对于“我嘉书房”,小万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这间24小时图书馆从5个小沙发到现在超过20个座位,可以说伴随着小万一路备考。为了准备考试,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驱车十几公里赶来抢座。“这里的座位特别抢手,上午8点之后就没有空位啦。”“环境好,提供免费停车位,最关键的是24小时都开放,对于我们备考族来说,真的太方便了。”小万坦言,在家里,看到哪里脏了忍不住去打扫;看到有件衣服还没洗,又忍不住去洗衣服。家里让人分心的事情太多了,到图书馆来,能够更加纯粹的学习、阅读。

  “我去过很多24小时图书馆,最终还是固定扎在这里。”小万说,这里的阅读氛围浓。“非常安静,基本上听不到闲聊声、游戏声,大部分人是来准备考试的。”在这里,小万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备考者,甚至组成了“学习同好会”。大家彼此熟识,复习时遇上难题,可以相互解答;当备考、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能相互鼓励打气。

  “在‘我嘉书房’,遇上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大家都在这里努力,变成更优秀的自己。”一缕光芒从小万的眼中一闪而过。

  晚上10时,对于24小时图书馆来说,是个分水岭。原本一座难求的图书馆内,陆续有读者收拾背包,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一个行色匆匆、背着双肩包的男子走了进来。

  小李是刚工作不到一年的IT工程师。晚上10:15,刚下班的他路过“我嘉书房”,习惯性地要坐一会儿。“我就住在附近,下班后会过来坐一坐。”接上一杯热水,坐在单人沙发内,小李默默地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这里安静,我习惯下班后再来学习一会儿英语。”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在线英语课程。小李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忙,有时下班晚,自己还想看看书,24小时图书馆便成了他的好去处。“合租的房子,有时比较吵。在这里,方便又安静。”充电完毕的小李,顺手取来书架上一本《蜀山剑侠传》,原来他还是还珠楼主的书迷。

  他坦言,有时候太困了,就会拿一本武侠小说提提神。“上次看到第一四五回。”小李指了指目录,“有一次看小说入迷了,读了一个通宵,直到天亮才发现,差点耽误了工作。”

  繁星点点,夜色沉沉。临近晚上十二点,“我嘉书房”内还有4名读者埋头阅读。值夜班的保安员小赵告诉记者,除了这些常来图书馆的“老面孔”,有时还能遇上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这样的夜间工作者。

  凌晨一点多,小赵看到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走进了“我嘉书房”。“开着辆绿色牌照的车,又是凌晨过来。”小赵估摸着应该是网约车司机,“接了一杯水,然后就坐在那里看书。”男子还没休息多久,手机上来了消息,之后又匆匆离开。

  “有时还会遇上外卖员。”小赵说,“生活不容易,他们会在这里看看书,休息下。”这些深夜游走在城市中的夜间工作者,已经成为深夜读者中的一个群体。在这里,那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疲惫终于得以短暂放下,在书的理想国中,他们不再是外卖员、司机,而只是一个普通读者。

  “我嘉书房”融合了24小时自助图书室、社区文化空间、市民科创实践基地、志愿者自治基地、公益休闲区域等多元功能。不但纳入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系统,与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还提供了自助借还图书、自助办理读者证等便捷服务。每个“我嘉书房”纸质藏书均不少于3000册,全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不少于20场次。

  记者从嘉定图书馆了解到,“我嘉书房”(裕民南路馆)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基础上升级建设,除了优化阅览座席,还新增自助打印机、饮用水、插线板等设施设备,升级开放后一周接待读者数量超过1700人次,同比增加了58.2%。

  目前,嘉定区现有30间“我嘉书房”,每间都有自己的特色。为了方便夜间读者,嘉定新城(马陆镇)的“我嘉书房”里,开设了面向白领、少儿的英语角。菊园新区的“我嘉书房”则开设了“今天我值日”“书写时光”“我嘉荐书”等活动,增进了书房和读者间的联系。南翔镇“我嘉书房”里的“亲子共读时光”,聚集了一批喜爱亲子共读绘本的家庭。安亭镇的“我嘉书房”,设立无声阅读专区、清凉专区,推出亲子旅游系列分享会、“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教育沙龙,配送嘉定作家讲座和非遗药斑布手作课程等。

  30.长三角检察一体化协作驶入“快车道”“接合部”打出提速“组合拳” 上海法治报 2019-8-12

  34.高温天车辆碰擦 两小时调解“降火气” 派出所“爱心水站”便群众 上海法治报 2019-8-19

  40.嘉定区江桥镇火线村举行党员主题日活动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会 青年报 2019-8-14

  53.上海纪检监察机关落实落细第一职责,不断提升监督质效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8-14

搜索